- 車間地面管理制度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地面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制度,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制度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地面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面管理制度1
為全面加強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建設,改善環境,夯實安全管理基礎,提升安全管理整體水平,保證***煤礦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標準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二)領導小組的職責
1、負責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標準的制定與修改,負責**礦年度、季度、月度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達標規劃、實施方案的制定。
2、每月對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工作進行考核、評級。
3、督促落實運輸安全質量事故隱患的`排查與整改。
4、負責組織**煤礦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驗收會。
二、指導思想
以“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為方針,建設本質安全型礦井為主線,嚴格執行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標準,狠抓責任落實,完善安全設施,提升裝備水平,改善作業環境,堅持正規循環作業,選樹典型,以點帶面,鞏固提升,確保礦井達到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二級,穩步推進安全生產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三、檢查形式
1、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領導小組負責每月對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檢查、督察,在當日下午進行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
2、將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考核、評級結果形成臺賬報礦安全質量標準領導辦公室備案。
四、考核辦法
一、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得分在90分及以上,系統無直接責任死亡事故。
二級: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得分在80分及以上,系統無直接責任死亡事故。
三級: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得分在70分及以上,系統無直接責任死亡事故。
二、系統責任事故死亡1人,質量標準化降一級扣5分,得分不得超過下一級的最高分,死亡3人取消評比資格。
五、相關要求
1、每次檢查、督察前,由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領導小組織召開檢查預備會,詳細安排檢查事宜,規范檢查行為。
2、領導小組按《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評分表》進行考核評級,必須保證結果公正、合理。
3、小組成員必須參加月度的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檢查,如有特殊事情不能參加的須提前向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辦公室說明情況并指定出替代人員。
4、驗收檢查覆蓋率必須達到100%,所有參加檢查人員必須統一使用《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檢查標準及評分表》進行現場評分,并按照“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提高檢查質量。
5、實行領導小組組長負責制和集體公開評分制度,評分結果必須在現場由所有參加檢查人員共同簽字;現場評分表在當日下午的三點前匯總成臺賬,報送礦安全質量標準辦公室。
6、質量標準領導小組將每次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檢查的記錄要存檔管理,作為地面設施與礦容礦貌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的依據。
本制度自20xx年1月1日起執行。
地面管理制度2
地面管理制度是企業運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蓋了企業內部的環境衛生、設施維護、安全操作、員工行為規范等多個層面,旨在創造一個整潔、有序、安全的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滿意度。
內容概述:
1. 環境衛生管理:設定定期清潔計劃,確保辦公區域、公共設施的衛生狀況良好。
2. 設施設備管理:規定設施設備的使用、保養和報修流程,防止因設備故障影響工作。
3. 安全操作規程:制定詳細的地面作業安全規定,包括防火、防滑、防跌倒等措施。
4. 員工行為規范:明確員工在地面區域的行為準則,如禁止亂丟垃圾、遵守噪音控制等。
5. 應急處理機制:設立應對突發事件的預案,如意外事故、自然災害等。
6. 綠化與環保:鼓勵綠化工作場所,推行環保理念和實踐。
地面管理制度3
地面供電管理制度是指一套針對地面設施電力供應、管理和維護的規則與程序,旨在確保供電系統的穩定、安全、高效運行。它涵蓋了供電設備的安裝、使用、維護、故障處理、節能措施等多個方面。
內容概述:
1. 設備管理:包括供電設備的采購、安裝、調試、驗收等流程,確保設備符合安全標準和性能要求。
2. 運行管理:規定供電系統的`日常運行操作規程,如電壓、電流的監控,負荷分配,應急處理程序等。
3. 維護保養:制定定期檢查、保養和維修計劃,預防設備故障,延長設備壽命。
4. 安全管理:強調安全操作規程,包括防止觸電、火災等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
5. 節能管理:推行節能技術,優化供電方案,降低能源消耗。
6. 應急處理: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對突發停電、設備故障等情況進行有效應對。
7. 記錄與報告:記錄供電系統運行數據,定期報告運行狀態和存在問題,為決策提供依據。
地面管理制度4
本《地面設施管理制度》旨在規范公司地面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工作,確保設施的安全、高效運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員工安全,并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內容概述:
1. 設施分類與登記:對所有地面設施進行詳細分類,建立完善的設施檔案,記錄設施的.基本信息、購置日期、使用狀態等。
2. 日常維護與檢查:設定定期維護檢查計劃,對設施進行常規保養,及時發現并解決設施問題。
3. 故障報修與處理:明確故障報修流程,確保快速響應,有效修復設施故障。
4.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安全培訓,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5. 能源管理:實施節能措施,監控設施能源消耗,優化能源使用。
6. 更新改造:評估設施性能,規劃更新改造項目,提高設施使用效率。
7. 廢棄物處理:制定廢棄物處理規定,遵守環保法規,確保廢棄物的妥善處理。
地面管理制度5
煤礦地面管理制度是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規范地面作業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員工安全,以及維護設備良好運行。其主要內容涵蓋了以下幾個方面:
1. 崗位職責:明確各崗位人員的工作內容和責任,確保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
2. 安全規定:制定詳細的安全生產規程,防止事故的發生。
3. 設備管理:對地面設備進行定期檢查、保養和維修,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4. 應急預案:設立應對突發情況的預案,提高應急響應能力。
5. 培訓教育:定期進行安全培訓和技能提升,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
6. 環境衛生:保持工作場所的清潔整潔,減少安全隱患。
內容概述:
1. 人員管理:包括員工的招聘、入職培訓、考核、晉升等,確保員工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2. 設施維護:涵蓋設備的采購、安裝、使用、維護和報廢等全過程管理。
3. 工作流程:規定各項工作的'具體步驟和操作標準,保證作業的規范化。
4. 安全檢查: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風險。
5. 溝通協調: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確保信息暢通,提升團隊協作效率。
6. 法規遵從:遵守國家和地方的煤炭行業法規,確保合規運營。
地面管理制度6
地面設施管理制度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 設施規劃與建設
2. 維護保養與安全檢查
3. 使用權限與責任分配
4. 應急處理與災害預防
5.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內容概述:
1. 設施規劃與建設:明確地面設施的布局、設計標準、施工流程和驗收規范。
2. 維護保養與安全檢查:規定設施的定期維護周期、檢查標準、維修流程及安全防護措施。
3. 使用權限與責任分配:確定設施的使用者、使用權限,以及各部門在設施管理中的'職責。
4. 應急處理與災害預防:制定應急預案,進行災害風險評估,確保設施安全。
5.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推行綠色管理,減少設施對環境的影響,促進資源循環利用。
地面管理制度7
地面材料管理制度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確保地面材料的合理采購、存儲、使用和維護,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保證項目質量。
內容概述:
1. 材料采購管理:設定采購流程,明確審批權限,控制采購成本,保證材料質量。
2. 庫存管理:建立庫存記錄,定期盤點,防止浪費,確保材料的.安全存儲。
3. 使用管理:規范領用流程,跟蹤材料消耗,減少損耗,優化資源分配。
4. 維護保養:制定保養計劃,預防材料老化,延長使用壽命。
5. 廢棄物處理:規定廢棄物分類、回收和處置方式,遵守環保法規。
地面管理制度8
地面管理制度,作為企業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作用在于維護工作環境的整潔、安全和高效。它旨在確保員工能夠在無干擾、無安全隱患的環境下進行工作,提升生產效率,同時降低因地面問題引發的意外事故風險,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此外,良好的地面管理制度還有助于塑造企業的專業形象,提高客戶滿意度,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內容概述:
地面管理制度應涵蓋以下幾個關鍵方面:
1. 清潔維護:定期清潔地面,防止灰塵、污漬積累,保持地面干燥,減少滑倒摔傷的可能性。
2. 安全標識:設置清晰的安全標識,如濕滑警示、障礙物提示等,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3. 設施管理:確保地面設施如地毯、地磚、防滑墊等處于良好狀態,及時維修更換破損部分。
4. 應急處理:制定應對突發狀況的.預案,如地面油污、漏水等情況的快速處理機制。
5. 培訓教育:對員工進行地面安全知識的培訓,增強員工的自我保護能力。
6. 監督檢查:設立定期檢查制度,監督地面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地面管理制度9
煤礦地面設施管理制度是一套旨在確保煤礦地面作業安全、高效、有序運行的規范體系,它涵蓋了設備管理、人員培訓、安全規定、環境保護、應急處理等多個方面。
內容概述:
1. 設備管理:包括設備的購置、維護、檢修、報廢等全過程管理,確保設備處于良好工作狀態。
2. 人員培訓:規定員工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
3. 安全規定:設立詳細的操作規程和安全制度,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4. 環境保護:制定環保措施,減少煤礦生產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5. 應急處理:建立應急預案,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如火災、塌方等。
6. 維修保養:定期進行設施檢查和保養,預防設備故障導致的生產中斷。
7. 物資供應:規范物資采購、存儲和分配流程,保證生產所需物資的及時供應。
地面管理制度10
煤礦地面管理制度是確保煤礦生產安全、高效運行的重要保障,它涵蓋了從人員管理、設備維護、生產流程控制到應急處理等多個方面。
內容概述:
1. 人員管理:包括員工的培訓、考核、安全教育和行為規范,確保每位員工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
2. 設備管理:涉及設備的采購、安裝、使用、保養和維修,保證設備運行正常,降低故障率。
3. 生產流程管理:規定從礦石開采到加工的每一步操作程序,確保生產有序進行。
4. 安全管理:設立安全檢查制度,定期排查安全隱患,制定應急預案,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5. 環境保護:制定環保措施,減少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
6. 質量管理:建立質量監控體系,確保產品符合標準要求。
7. 維護維修:設定設備的定期檢修和保養計劃,預防設備故障。
地面管理制度11
一、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電業安全操作規程》、《煤礦電氣試驗規程(試行)》、《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煤炭工業企業設備管理規程》、《生產礦井機電質量標準化標準》、堅決做到不安全不供電,保證安全生產。凡涉及到人身及設備安全的操作,必須一項工作制定一項措施,措施要貫徹到每一位參加施工的人員,并且做好憶錄。發生事故時,事故的定級、分析、追查、報告執行《煤炭工業企業設備管理規程》附件四及集團公司的有關規定。
二、各種保護必須裝設齊全,動作靈敏可靠,嚴禁脫離保護運行。運行及調度指揮及技術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運行方式下的繼電保護運行方案,改變運行方式時必須同時相應改變保護運行方式;必須按照規程規定及時做好繼電保護裝置整定試驗、避雷器、接地極及絕緣用具的測試工作,各種測試及試驗必須填定報告并存檔。
1、一類及重要負荷必須有雙電源;
2、高壓開關要有欠電壓保護及過電流保護,要按規程規定進行整定計算及試驗;
3、避雷器要在每年3月15日前試驗合格后安裝投入運行,11月15日脫離運行;
4、接地極必須按規程規定進行測試,對不合格的接地極必須進行處理或更換;
5、絕緣用具必須按規程規定進行試驗,不合格者不得繼續使用;
6、各種設備、開關、電纜、絕緣油等必須按照《煤礦電氣試驗規程(試行)》規定的周期和標準進行試驗,做好試驗記錄。記錄必須保存一個試驗周期以上時間,重要設備記錄要隨設備技術檔案永久保存。
三、各種電源的操作:
1、必須填定“二票”及制定安全措施,報經本單位及供電主管單位的技術人員批準,并在主管電氣的技術人員及調度指揮下,在規定的時間、地點、作業范圍進行操作,停送電聯絡必須由專人負責,禁止借機作業。
2、凡是有聯絡開關的配電場所,聯絡開關的操作必須經供電部電力調度及本單位調度同意,在供電部電力調度指揮下,方可操作,聯絡開關處必須張掛操作規程;
3、操作結束必須及時匯報有關部門;
4、各種操作必須認真填寫記錄。
四、對電氣設備的.操作:
1、必須嚴格執行電氣工作票進行操作票制度,工作票及操作票必須按標準填寫,嚴格按規定的范圍進行操作,禁止借機作業
2、嚴格執行一個操作一個監護的監護人制度,監護人必須認真負責,操作必須在操作者及監護人均核對無誤后方可進行;
3、停送電必須由專人負責,操作結束后,必須匯報有關部門,經檢查無誤,在電氣主管人員及調度指揮下方可送電;
4、必須嚴格按規程規定執行驗電放電制度,驗電放電工具要符合標準,接地設施必須按規程規定標準安裝拆除;
5、各種操作必須認真填寫記錄。
五、變電所及配電點:
1、開關柜的網門要與隔離開關閉鎖,上下網門要閉鎖,聯絡開關及有可能反送電的開關要加鎖,同時要掛警告牌,開關柜的工作燈要完好;
2、設備完好,標牌標志準確,配線整齊,衛生清潔;
3、認真按規程規定對油開關、隔離開關及操作機構進行巡視、檢查、檢修及試驗,并做好記錄。
4、按規程規定對油開關油位不足時進行補油,油質不合格時進行更換并做好相應記錄。
5、現場懸掛供電系統圖及操作規程。
6、有足夠的防火器材。
六、各種架空線路及電纜:
1、架空線路的桿塔身的裂痕、裂紋、傾斜變形,橫擔歪斜變形,拉線的位置及截面,金屬元件銹蝕,基礎等項目符合標準;編號準確;
2、導地線的損傷、連接、路線、截面、距離、弛度要符合標準;
3、絕緣子每串內無零值的瓷瓶,鐵件、瓷面及懸垂瓷瓶偏斜符合標準;
4、金具完整齊全,連接牢固緊密,材質規格符合標準,瓷瓶受外力時擺動靈活;
5、防雷保護的架空地線、防雷保護設施、接地電阻、接地引線、架空地線保護角、接地體制安裝、壁雷器、接地電阻測試及試驗要符合標準;
6、線路走廊環境以及低壓線路、通訊線路必須符合標準。
7、電纜要排列整齊,接頭及破損修補必須按標準進行,禁止集中捆放,電纜溝內無積水。各種控制及動力電纜在隔層穿越地點必須做好封堵,以避免發生火災時事故蕩圍擴大。
8、要按規程規定進行巡檢并做好記錄。
9、各種導線及電纜的選擇必須滿足容量要求,同時應滿足動熱穩定要求。
七、各單位有關技術及操作人員,必須全面掌握各配出電源的性質、規格型號、負荷情況、系統接線圖;重要負荷供電場所要張掛供電系統接線圖;要制定緊急情況拉閘順序表。健全各種規章制度。
八、對已完工(或未交接)及檢修、搶修的電氣工程,必須及時認真嚴格按規程規定及標準驗收交接,各種設計圖紙資料隱蔽工期程資料、試驗報告必須齊全,交接后的圖紙資料必須進檔案室收藏。
九、各單位要加強用電管理,嚴格用電審批手續,重罰聲音違章用電單位及個人,推廣節電新技術及新工藝,淘汰高耗低效設備,制定切實可行的節電措施,做好節電工作。
十、各單位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大型機電設備躲峰真谷運行措施,檢修時間安排在峰時進行,主排水泵在谷時排水,設備盡量少點峰時運行,做好躲峰真谷及降低最大電力工作。
【地面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車間地面管理制度03-30
地面瓷磚油污怎么清潔09-14
回南天地面潮濕怎么辦02-06
煤礦地面推車工安全目標責任書02-18
三年級數學教案:《鋪地面》06-08
三年級數學教案:《土地面積》06-04
管理制度08-07
煤礦后勤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11-07